URL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“纸飞机”,懂的都懂....部分群体要查点“资料”或者赚点“外快”,时不时会用到,仿佛“纸飞机”是个GA监管的乌托邦,那“纸飞机”到底“安全”在哪里呢?
1、消息加密:
- “纸飞机”:消息“端到端”加密,采用MTProto协议的非对称加密(Diffie-Hellman密钥交换 + AES-256加密),服务器无法解密。
- 微信:网络通信默认采用TLS传输层加密,消息加密方式未公开,但密钥由腾讯控制,腾讯可技术性获知。
2、信息存储:
- “纸飞机”:消息仅存储于通信双方的设备端,不留云端痕迹,支持定时销毁消息(如30秒至1周),端到端加密仅限“一对一”秘密聊天,群聊和普通聊天仍采用“客户端-服务器加密”(服务器可访问)。
- 微信:聊天内容存储在腾讯服务器上,通过单向哈希加密存储服务器,但密钥由腾讯控制,腾讯自然可以查看,但也存在理论被破解的可能。
3、隐私控制:
- “纸飞机”:无需实名,仅需手机号(可隐藏),支持用户名公开交流,可隐藏在线状态、阅读回执、电话号码,限制消息转发范围,支持设置休眠期自动删除账户数据(如6个月不登录)。
- 微信:需手机号注册(国内实名),聊天记录、联系人、位置等数据用于风控和广告推送,小程序或外部分享可能泄露数据,微信公告多次警示第三方工具窃取聊天记录。
4、监管独立性:
- “纸飞机”:服务器位于境外(主要在新加坡和阿联酋),拒绝配合政府数据审查要求,曾因拒绝俄罗斯政府访问用户数据被禁(可能因法律压力被迫提供元数据,如IP地址、注册时间)
- 微信:遵守中国法律法规,配合内容审查和执法调取数据(如反诈中心要求),政府协查权限优先于隐私保护。
5、内部滥用:
- “纸飞机”:开源架构降低后门风险,秘密聊天仅存设备端;普通聊天加密后分片存储于全球分布式服务器,员工无法访问。
- 微信:所有聊天记录集中存储于腾讯中心化服务器,支持云端同步,员工访问靠内部数据安全权限管控。
综上,“纸飞机”的设计优先“对抗性隐私”(防黑客/政府),微信优先“合规性安全”(防诈骗/违法)。在保护用户隐私和功能灵活性之间,“纸飞机”确实是一个选择,但技术性“翻墙”涉及的违法也是另一个风险点....
- 作者:NickYam
- 链接:https://i.nickyam.com/article/where-is-telegram-safer-than-wechat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相关文章